Photo|Pinterest
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困擾 — 很容易緊張。
無論是公開演說、向客戶提案或公司內部會議,甚至只是單純地和人聊天,
只要輪到自己發言,話都還沒講就開始手心冒汗、臉頰發燙,眼神不自主的飄移,
導致講出來的話常常很不自然,吞吞吐吐、不合邏輯。
我以前也是一個很容易緊張,甚至焦慮的人。
在別人眼裡看起來芝麻一般的小事,我就是感覺 天、都、要、塌、了!
「真的有那麼嚴重嗎?」—— 有,就是這麼嚴重。
「你到底在演哪齣?」—— 我只是發自內心的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啊。
焦慮是什麼?
「因擔心現在或未來可能會發生不幸、危險,而產生緊張與不安的情緒感受,等同於擔憂、害怕。」
甚至有人可能會因為過度焦慮,而導致生理上出現明顯的症狀,例如腹瀉、嘔吐、頭暈、心悸、手心出汗、呼吸急促、顫抖等。
的確,這都有可能是潛在的焦慮症現象,但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。
而是,你有沒有想過,這都可能是因為「你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」
會這樣說是因為我最近聽到「大人的Small Talk」,
其中一集「EP37 公開演說容易緊張?也許你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」。
Bryan 分享了自己大學主持晚會的經驗,說道
「你會那麼緊張、那麼在意自己的表現,表示你可能把自己當成主角」
「你可能對於主持人有一種錯誤的認知,你以為你是主角,大家都看著你,你的表現會決定整個晚會的成敗;其實主持人根本只是整個活動的配角,主角是上台表演的那些人,主持人的目的只是告訴大家接下來的流程,讓晚會順利進行。」
想一想,無論是什麼樣的情境,當我們緊張焦慮的時候,心裡會冒出哪些問題?
「如果我講得不好怎麼辦?」
「別人會怎麼看我?」
「我穿這樣可以嗎?」
有沒有發現,這些問題的主體都是「我」,
可是重點應該是你「要傳達的訊息」,而不是「你」。
你在報告的時候,重點是報告的內容吧?說穿了,你就只是負責傳達的人而已。
仔細回想自己剛開始工作的頭一兩年,遇到上台報告、向客戶提案也是緊張得要死,覺得大家都會特別關注新人的表現,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。
後來漸漸地責任越來越大,每次提案時都只想著一定要讓提案成功,腦子都被「提案的內容」給塞滿了,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其他的。
下面分享幾個自己克服焦慮的方法:
(1) 學著換位思考
如剛剛提到的,把重點放在你「要傳達的訊息」上,而不是你的表現。
如果是一個聊天、社交的情境,相信你的目的是想交朋友、多認識對方吧?那麼你可以試著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,試著談論「與對方有關」的話題。
即使是參加面試也一樣,重點應該放在你「要面試的公司」,你的個人經歷能夠如何帶給公司效益,你的人格特質如何符合公司文化。
(2) 練習、練習,再練習!
既然我們對於無法掌握的事感到恐懼,那就靠「多練習」來讓自己掌握大局!
可是可能會有很多突發狀況怎麼辦?
很簡單,把你想得到的突發狀況都模擬一遍,找到應對的方法。
那想不到的怎麼辦?想不到的通常都不會發生。
我相信容易緊張焦慮的人,多半也都是屬於「想很多」的類型,各種再離奇的突發狀況你應該都能想得到,一一列出來並解決它吧,我想你應該不會有時間擔心這個了。
如果真的發生了連你都意想不到的狀況,那也沒關係啊!下次就知道了麻!
(3) 從「練習」變成一種「習慣」
有人說「裝著裝著就成真了」。長時間累積下來,你會發現當你遇到人的時候,會很自然地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,一開始可能還是會有點小緊張,但不會再臉頰漲紅、狂冒手汗。
久而久之,當它變成一種習慣之後,面對任何需要開口的情境就都不會緊張了。
(4) 不用事事要求100分,只要每次都進步一點
容易焦慮的人內心常常渴望追求完美,但越是緊張焦慮,越容易踟躕不前。
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大的失敗!
「不用事事都要求100分,有80分,才有剩下20分的成長空間。」
只要記得,明天也要繼續努力。
焦慮不能阻止不好的事發生,只會阻止你享受生活美好的樣子。
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克服焦慮:)
推薦你看:職場|三年,從AE小菜鳥到AM新手主管
留言列表